西延铁路像一条银色的弧线,从库尔勒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的足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向西延伸,驶向千年古城喀什。这条美丽的钢铁丝路,与静静流淌的塔里木河水一起,滋养着脚下这片广袤的土地。
前方的路并不远
21世纪初,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刚刚开通运营的西延铁路,铁轮滚滚、汽笛长鸣,给沉寂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带来春天的气息。
南疆铁路西段自库尔勒向西挺进,人们给这条路起名西延铁路,简称西延线。西延线形象生动、好记上口,很快就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后来就慢慢叫开了。
全长975公里的西延线是一条边疆铁路,潜藏在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之间。从地图上俯瞰找寻,它很像一根细长的毛细血管。和这里生长的胡杨、红柳、骆驼刺一样,西延线带有几分天然的低调和本分。
记得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后,我们从广播电视里经常听到鼓励动员有志青年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当时我正读大学,没有多少犹豫,很快就报名了,毕业后便辞别父母、告别家乡,登上西行的列车去了遥远的新疆。
后经两次组织分配,我在西延线扎根,参加了铁路工作。6个春夏秋冬,我在阿克苏、库车、库尔勒、喀什各地辗转迁移。后来因工作需要调到了省城乌鲁木齐,继续从事铁路工作。
一路前行,一路风景,西延线上留下的美好记忆是一生的。10多年里,或出差或旅游,我总会带上美好心情,乐此不疲地奔走在这条铁路上。每趟旅途,我都会深情地关注沿途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用心记录每一位奋斗者的故事。一次次启程和告别之间,这条铁路总能给我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一切逆行者都应获得尊敬。有不少青年选择了西延,选择了铁路,在遥远的边疆扎根创业。他们中有的工作了七八年,有的刚进入铁路工作。闲暇之余和他们聊工作、谈生活,虽然苦乐酸甜都有,但内心总是充满阳光,有一份爱的热量。
靠着车窗喝杯茶
坐在西行的列车上,泡一杯淡淡的清茶,深情地望着窗外广袤的大地山川,让茶香伴着袅袅思绪,飘向大漠、升上天空,搭载一朵薄薄的云彩,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轻轻游走。
西延线开建于1996年9月, 1999年12月6日,南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庆祝大会在喀什举行。多年来,西延线早已融入南疆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百姓致富脱贫的“金火车”。10多年来,铁路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帮助民族地区发展,和当地百姓一起奋斗在小康路上。
回想西延线开工建设时,老百姓拿着鸡蛋到工地慰问铁路工人的感人画面,看着铁路开通后老百姓拿着一元钱的火车票走亲访友时的幸福笑脸,我们感受到爱的流动。
火车一路开来,希望的绿色就像眼前的沙枣林、红柳丛、芦苇荡一样无处不在,遍地生长。“同栽一棵树,共种一片林”,建线之初掀起的“共建千里铁道文明线”的时代佳话至今仍广为流传,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驰骋南北的“民族团结号”列车里,各族旅客欢声笑语、载歌载舞,把温暖送到边疆。货流如织的货场里,装卸线昼夜忙碌,千里南疆线上奋斗的热浪在升腾。
此时,在车窗边走一走,舒缓舒缓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尽情欣赏眼前这片希望的田野。阳光下,一望无垠的塔里木盆地棉垄成行、瓜果飘香。宽宽的灌道内,清凉的天山雪水静静流淌,千米之外的采油机、钻井机起伏升降、井然有序。
“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动听的歌声响起。作为新疆发展的建设者、见证者,大家的心情跟着火车一路飞翔。近两年,铁路系统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现在的西延线站房变新了、环境变美了,火车速度逐渐提升,喀什至乌鲁木齐间实现了夕发朝至。随着一些先进技术的投入使用,西延线上的铁路职工告别了昔日荒凉的戈壁小站,来到大站区,住进公寓里,吃上了免费餐,西延线上绽放出一种特有的青春之美。
2010年,南疆铁路延伸到了玉都和田。当前,正在加快修建的和田—若羌、库尔勒—格尔木两条铁路正让南疆铁路环起来的美好图景加速实现。
靠着车窗喝杯茶,塔克拉玛干的全景正在向我们走来。
捡拾一片文化的树叶
西域,一个古老的历史音符。丝绸之路,一个穿越千年的文明符号。当它们在此不期而遇,便合著了一部经典的文化长卷。沿着西延线漫步向前,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萦绕心头。再也看不到商贾的驼队,也听不到悠扬的羌笛,那一声长长的火车笛鸣成了新的时代交响。
行走西延,沿途的历史文化灿若星河。一座座古道烽燧、一座座古城遗址,连同西延线一起,充满梦幻迷人的色彩。
从库尔勒出发,沿轮台、库车、阿克苏、喀什方向一路前行,沿途大大小小的县城乡镇差不多都有成百上千年的历史。虽然古老的容颜已不复存在,但是厚重的文化依旧散落在大街小巷,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择闲暇时日,可坐一辆维吾尔族老乡的毛驴车,逛一逛热闹的乡村大巴扎。巴扎是个热闹的去处,特色干果品类繁多、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拌面、抓饭、烤肉……应有尽有。
西延线是一条铺展在南疆大地上的团结路、幸福路、致富路,也是一条文化传播的交流之路。我就沿着这条铁路继续漫步行走,悉心捡拾一片片树叶,夹进书册里,做成一枚文化的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