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道可以看出,张某是天津人,在北京上班,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乘坐京津城际列车逃票400余次。由此可断定,张某非但是一赶班族,且基本都在逃票。如果按照逃票400分之一的失败率计算,他买短乘长也好,冒用儿童票也罢,风险是极低的。这无疑让他的贪图小利,聚集成讨得大便宜。
诚然,张某的逃票行为已涉嫌诈骗铁路票款,接下来法律不会轻饶他。但是在问罪张某的同时,铁路方面是不是更需反思自身存在的漏洞?毕竟400分之一的失败率,就意味着出站检票环节形同虚设,且这次还是被民警发现。如果再加上张某还冒用儿童票乘车,那么可见进站或上车检票环节同样糟糕。如此一来,可谓通过张某一人逃票,就打了铁路方面进站、出站把关不严两张脸,这个疼可是以检票环节全面失守为代价。
那么如何才能补上这些漏洞?在笔者看来,需多方面发力。首先,从张某冒用儿童票来看,他显然是摸准了铁路方面在进站检票环节存在漏洞,能令其有机可乘。铁路方面就应摸排这个漏洞,究竟是因启用进站检票自动辨识系统造成的,还是在人工检票下造成的。如果是前者,说明其不可靠,要么升级,要么停用。如果是后者,就需解决检票员虽在岗,责任心已睡觉问题。同时,为了降低检票员的检票疲劳度,铁路方面也应考虑,通过颜色和尺寸差异把成年票和儿童票区分开来,这样就容易让检票员辨别出浑水摸鱼者。
其次,从张某买短乘长来看,同样是摸准了铁路方面在出站检票环节存在漏洞。那么铁路方面就应考虑,如何才能让这最后一关不失守。在笔者看来,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除了严格检票程序、通过奖惩提升责任心,让检票员“站好最后一班岗”外,铁路方面还应依附大数据,通过中途验票、补票去终结买短乘长。这般随即性处置虽然会加大乘务人员的工作量,但注定减轻出站检票员的把关压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会断了恶意买短乘长者的念想。当然,加大对恶意逃票、恶意买短乘长的惩罚力度也必不可少,吃不消的违法成本也会倒逼他们洗手。(王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