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的存在是民生需求。当前,人们对出行的要求开始从走得了到走得快转变。但由于种种因素制约,高铁、高速的触角尚未延伸到每个山寨角落。同时,我国的贫困人口还很多,选择更快的方式出行,并不是每个人的经济条件都能允许。虽然有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不能没有逢站就停、票价低廉的绿皮车,国家的发展既要考虑效率,又要兼顾公平。所以,绿皮车的存在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择性。绿皮车的普速、直达、特快让不同出行需求、不同阶层、不同经济条件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绿皮车的出行体验不同于高铁和动车。高铁、动车以快和舒适得名,“慢”成了绿皮车的标签,在当前人人行色匆匆的快节奏生活中,“慢”也成了人们的一种向往,乘坐绿皮车,让步伐慢下来,听着音乐,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能让人真正放松下来,回归生活。同时,节日旅行选择逢站就停的绿皮车,既不用担心开车太堵,也能随机选择出行地点。试想,当您坐上绿皮车,听着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听着身边旅客的琐碎事,亦或是带上耳机看着窗外,那种被激活的记忆让人沉醉,也唤醒了人们对情怀的守望。
绿皮车有其独特的历史使命。高铁时代,在人们都匆匆忙忙赶向致富路的快节奏生活中,山区里的绿皮小慢车一点也不逊色,他让山区贫困人民的生活丰富了起来,也逐渐富裕了起来。通过相关媒体视频报道可以看到,车厢里卖菜大妈喜笑颜开,旅客回家顺便带点便宜实惠的“山货”,列车长时时播报菜品和站名,人人下车也不忘将坐过的座位整理一番。贫困地区老百姓对这些绿皮“小慢车”寄予厚爱,对他们来说,绿皮车既是公交车,更是致富车。
列车虽有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把站台上不同需求的旅客安全送达。绿皮车里的故事也有很多,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每一个奔忙在站台上或者穿梭在车厢里的乘务员,用暖心陪伴在旅客回家的旅途、团圆的起点,是他们让流动的中国“路远情更长”。(万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