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资讯 > 最新资讯

以眼观汛 用心守路

发布时间:2020/7/22 17:32:21

     7月16日下午,随着一声风笛响起,5629次“小慢车”呼啸着通过川黔线178公里处防洪看守点。当班看守工赵生艳站得笔直,手握信号旗迎车,目光始终追随列车,直至车辆安全通过。
  坐落在大娄山盘山山腰的这个Ⅰ级防洪看守点,在一面峭壁一面悬崖的环境中“夹缝生存”。“这是我们工区管内唯一一个Ⅰ级看守点,是我们防汛工作关键所在。”重庆工务段大河坝桥路检查工区工长廖仁祥刚刚巡视完峭壁山体,略带几分自豪说,“从看守工到工班长,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这里,6年来没有出过一次问题。”
  大河坝桥路检查工区位于贵州省桐梓县的盘山山顶,处在渝、黔两省市交界处,工区5个人负责川黔线44公里铁路沿线25个防洪看守点的管理工作。
  入汛以来,重庆工务段管内平均雨量达到666.89毫米,6月底更是经历了80年不遇的强降雨。对大河坝桥路检查工区职工们来说,每天随时待命、随喊随到,在沿线桥梁、隧道、涵洞以及排水沟、拦石墙桥路设备巡查工作中“摸爬滚打”,是他们的常规状态。
  6月22日8时47分,正在工区布置工作的廖仁祥手机突然响起:“廖工长,九龙塘站3道有溜坍,你赶快来!”电话另一头,175公里处看守点的看守工杨修其十分着急。
  “你放心,这边我们一定站好岗。”工区最年长的职工刘普生看到情况紧急,立马给廖仁祥打了一剂“强心针”。廖仁祥点点头,立刻和工区骨干王晓林一道赶往现场。
  20分钟后,两人到达九龙塘站。一下车,豆大的雨点砸在他们的雨衣雨裤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一股强风刮起,即使衣帽裹得严严实实,冰凉的雨水还是从缝隙钻进脖子往胸膛流。
  “这里就是看守点报告说有溜坍的山坡。”王晓林指着一旁说。“老刘,麻烦你在下面监控一下情况。”廖仁祥一边朝着刚赶来的车间副主任刘开云喊,一边沿着坡面侧方一条小道往坡上走。他们决定上坡顶查看。
  越到坡顶,坡度越大。被雨水渗透的泥土又湿又滑,正常行走很难站稳。廖仁祥将腰间的安全绳系在树干上,用脚尖把浮土蹬开,双手抓住树枝将身体往上送,一个使劲,翻上了坡顶。王晓林俯下身仔细检查,认为坍体上方没有继续溜坍的迹象,便赶紧向段调度汇报开通线路,然后组织人员清理上道坍体。
  “前一晚冒雨出巡的李朝强又回工区了,说是要把机具、维修设备重新保养一遍,保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这时,刘普生打来电话。李朝强学过电工,是工区的“后勤部长”,总是一门心思扑在设备上。
  工区唯一的女职工顾寿红平时担任驻站联络员,责任心极强,眼里揉不得沙子,工区组织“每月一练”、及时沟通动态都是她负责。“一有水害案例,我就做好资料整理,让大家时刻警醒。”顾寿红说。
  为守住这25个防洪看守点,大河坝桥路检查工区职工拧成一股绳,所有人时刻擦亮双眼,应看尽看、应看全看,今年累计发现并上报大小隐患7次,成功配合处置4次,维护了铁路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