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资讯 > 最新资讯

高寒高铁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9/3/18 9:17:45




邢云堂认真执行标准化作业。 原 勇 摄
     他,一周4次驾驶高铁动车组往返于哈尔滨和大连之间,退乘后又要驻守高铁信息台,为司机传递运行信息,还要抽出时间赶到哈尔滨职工培训基地给上百名学员讲解动车组驾驶课程。
  他叫邢云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路首席技师、铁路工匠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独当一面的“大将军”成长为传道授业的“总教头”,邢云堂在高寒高铁上奋力追梦,成就梦想。
  梦起:啥时候车速能翻一番
  46岁的邢云堂,火车驾龄足足24年。从时速80公里的货车到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他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对标停车一把闸,误差不超过20厘米,他成为业内传说级人物。24年来,他驾驶列车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0多圈。
  有人说邢云堂心理素质好,“手指口呼”干脆利落,天生就是开火车的料。其实,他第一次见到火车是在十几岁时。那时,他生了一场急病,在赶赴哈尔滨就医途中,看着一身“铁甲”的蒸汽机车一路轰鸣驶进站台,这个山里娃的眼睛亮了,目光一刻都舍不得离开。
  “震撼!”时至今日,邢云堂回忆起与火车的第一次邂逅,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我就想,我要是能开火车该多好!”
  从那时起,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就成了邢云堂的梦想。
  1991年,18岁的邢云堂怀揣着开火车的梦想,离开炊烟袅袅的村庄,考入沈阳铁路机械学校内燃机车乘务专业。4年后,他被分配到哈尔滨机务段,如愿成为一名火车司机。虽然牵引的是货车,时速最高80公里,但操纵机车拉着煤炭和原木气势磅礴地穿行在黑土地上,邢云堂的内心充满骄傲。
  从驾驶东风系列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邢云堂一直是业务尖子。2004年,他驾驶韶山型电力机车牵引着长大重载货车奔驰在京哈线上,货物总重5200吨,列车长度近1000米。当列车运行至陶赖昭至姚家间,机车8个电机突然坏了4个,牵引力少了一半。此时,列车运行时速已降至30公里,对标停车只有一次机会,剩余的牵引力根本支撑不起第二次启动。面对困境,邢云堂毅然下闸,一次停车成功。时至今日,当年同车的同事提起这段往事,还对邢云堂的操纵技术由衷竖起大拇指。
  待避、慢行……货车走走停停,有时一等就是七八个小时。邢云堂坐在驾驶室里,满怀憧憬地想:“啥时候车速能快点呢?翻一番就行。”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通过改造既有线、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京哈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00公里。
  寻梦:龙江高铁司机“007”
  2007年,哈尔滨铁路局从管内电力机车司机中“海选”首批动车组司机,34岁的邢云堂与其他19名电力机车司机一路“闯关夺隘”,被选派到西南交通大学学习高铁理论知识。
  由于动车组和模型稀缺,学校教授只能干巴巴地描述动车组的结构、外观。教材的语言专业、晦涩难懂,邢云堂拿出当年背《技规》的犟劲,35天的学习时间,基本掌握了动车组相关理论知识。
  一个月后,邢云堂“转学”去了广州东机务段学习实作:那里不仅有CRH1型动车组,还有X-2000型摆式列车。邢云堂白天上车实习,晚上研究动车组机械构造、电气原理,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他们称这里为“魔鬼训练营”。上车前,司机给邢云堂倒了满满一杯水,运行途中,杯里的水竟然没有晃出一滴,邢云堂决心探个究竟。他全程站在司机后面,双眼紧紧盯着司机操作,不放过一个细节。
  2007年初,邢云堂和伙伴们如愿取得了动车组驾照,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代高铁司机。他的驾照上面写着“007号”。
  “有本没车,瞪眼着急!”拿到驾照的邢云堂和伙伴们天天盼望着动车组开进黑龙江。他带着伙伴们辗转到沈阳、北京,参与CRH5型动车组的试验项目。其间,他和4名动车组司机负责CRH2型综合检测车的驾驶,每次任务结束,他们都要开个小会,做个总结。
  2008年1月20日,哈尔滨铁路局首次开行进京动车组列车,邢云堂坐在驾驶室里,手握操纵手柄,踏上了寻梦之路。
  2012年1月,我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迎来了第一台动车组试验车上线参与联调联试。新线路、新接触网、新信号、新车体,首趟试验挑战和困难不言而喻。在党支部大会上,平时沉默寡言的邢云堂掷地有声:“我是党员,我来跑第一趟!”首趟试验圆满完成,邢云堂给高铁司机打了样。
  联调联试时,邢云堂上紧了“发条”:白天担当动检车值乘任务;夜间总结试验情况,制订第二天运行方案。次日5时,再次踏上值乘动检车的征程。在2月份低温试验中,每天从20时到次日凌晨的“鬼呲牙”时段,他驾驶着动车组在哈尔滨西至德惠间无数次地“转圈”跑,收集极寒天气下动车组运行的各种珍贵数据。几个月下来,他的体重下降了10多斤,一直用外用药“顶”着的痔疮也发展成了肛漏。
  三棵树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主任关志军心疼地说:“直到一次退乘后,同事发现了他外裤上的一片污迹,一问他才说是肛漏。又是脓又是血的,隔着棉裤都渗出来了,同事们这才知道,为啥他总是坐个游泳圈式的小垫子。”被同事架到医院的邢云堂让医生大吃一惊,“病灶部位深,已经重度感染了。再不治,就要得败血症了”。做完手术没几天,邢云堂又偷偷跑回了动车组。
  筑梦:高寒高铁闯“禁区”
  2012年12月1日,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哈大高铁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严寒和风雪。”邢云堂说。
  黑龙江省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35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动车组能否在冬夏温差70摄氏度下安全运行,这是世界级的课题。动车组运行时,车头卷起的积雪如同一条雪龙涌来,附着在钢轨上,极易造成车轮空转、牵引力丢失等问题。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邢云堂探索创新,采取“回手柄”减少50%牵引力和“比例制动”方式控车,破解了这一驾驶难题。
  在世界首条高寒高铁上,邢云堂从零起步,主持编写了《CRH380B动车组司机作业指导书》《哈大高铁应急处置指导书》《CRH380型动车组故障处理指导书》等教材,填补了高寒地区高铁司机作业标准空白,如今成为高寒地区高铁司机的必修书目。
  随着哈大高铁的成功运营,黑龙江省昂首跨入高铁时代,高铁里程逐步增加至1022公里:2015年、2018年,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最北“一横”——哈齐、哈牡高铁相继开通。2018年9月30日,时速200公里的哈佳铁路也投入运营。
  邢云堂一次次地主动参与到联调联试工作中。他拿着线路、站场平面图,逐一核对图上数据与地面建筑。哈牡高铁全线隧道多,他因地制宜制定隧道行车办法,建议增加隧道行车、接触网结冰等应急演练项目。
  哈牡高铁开通后,39处隧道镶嵌在林海雪原上,积雪反射的强光异常刺眼,容易造成动车组司机进入隧道后瞬间“失明”。邢云堂科学制作风险提示,消除了雪天隧道内行车安全隐患。
  除了日常走班,邢云堂每月还要在高铁信息台坐班7次,接听动车组司机的求援电话、记录运行信息。他日接打电话近百个,被伙计们称为“决胜千里”的邢将军。
  追梦:龙江早日迎来复兴号
  打开邢云堂的同学录,当年一起在高铁课堂学习的“大车们”,有的改行经商,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但他始终手握闸柄。他说自己喜欢火车,就爱研究琢磨点技术。
  在外人眼里,邢云堂是个闷葫芦。可是,一聊到动车组,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各种高铁的车型、原产公司、性能特点他都如数家珍。去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哈尔滨进行ATP兼容性测试,邢云堂特意赶过去全程参与试验操纵。
  2016年2月,以邢云堂名字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在三棵树机务段挂牌成立。邢云堂带着9名技术骨干攻关高铁行车安全课题,优化动车组故障处理措施。他们针对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准确定位动车组问题,以哈尔滨距大连间的供电支柱为参照物,制作了18421根柱子与对应的公里数列表,可以让信息台工作人员快速判断故障所在位置,误差不超过50米。他们完善了“冰雪天气动车组操纵注意事项及行车办法”等资料,开发安全风险提示APP手机软件,制订了哈佳铁路站台停车对标方案,让站台过长、停车难对标的问题迎刃而解。
  他创新教学方式,把机车操作违章作业项点以动画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微信平台推广,让枯燥的教学更易于大家接受,得到学员的好评。
  “能给邢师傅当徒弟,光荣又有面子,好多人为此还走后门呢!”邢云堂的徒弟、动车运用车间副主任王继伟说。邢云堂担任哈尔滨局集团公司的兼职教师,仅2018年,就为动车组司机转型培训上了300课时的课。该局集团公司80%的高铁司机都出自他的麾下,人称“总教头”。“师傅极为严格,有了问题,他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让我们自己查资料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老邢的徒弟、指导司机马宏伟说。
  “闸把重于泰山是我师傅挂在嘴边的话。”如今,邢云堂又总结出“最美的操纵,就是贴线运行,让旅客坐得舒服”。
  强将手下无弱兵,邢云堂的徒弟中有7人获得全路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邢云堂的徒弟牟洪亮在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了动车组司机第一名的好成绩。邢云堂所在的动车运用车间拥有动车组技师23人、高级技师20人。
  邢云堂太忙了,女儿的家长会他只参加过两次,结婚纪念日也屡屡爽约,年近七旬的岳母一直为他照看孩子,一看就是11年。2011年,岳母肾癌晚期,邢云堂赶去医院看望时,却被老人“撵”走:“云堂,你忙工作,我没事,等高铁开了,妈去坐你开的车……”岳母一辈子没坐过动车,自己也未能在床前尽孝,这成了邢云堂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邢云堂的女儿已经上了高中,她有个梦想,就是坐着父亲驾驶的高铁列车去大连看海,可是每天驾驶着高铁列车去往滨海之城的邢云堂却一直没能圆女儿一个看海的梦。
  邢云堂也有一个梦想,就是龙江大地上能够早日迎来复兴号,他一定和伙计们携手并肩,手指口呼,让“金凤凰”和“蓝海豚”在祖国北陲的风雪中起舞翱翔。